今年不少地方種植的西紅柿因乾旱、冰雹、陰雨天氣等自然災害減產降質,同時因為市場原因積壓滯銷。但長治市壺關縣嶺東村的西紅柿產業卻產銷兩旺,呈現逆市熱賣的大好局面。入秋以來,不少外地車輛排隊來村採購,一位姓張的種植大戶130多畝西紅柿銷售一空,預計今年的收入將達百萬元。
  旱地西紅柿是壺關縣的特色產業之一,多年來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。但是,今年全縣種植的5萬畝旱地西紅柿由於各種原因賣難,種植戶因此發了愁。令人驚奇的是,同處一縣,集店鄉嶺東村的旱地西紅柿不僅長勢良好,而且銷路暢通。該村從9月初至今已銷售20多萬公斤鮮西紅柿,高峰期一天能賣兩萬公斤,銷售價格每公斤達到1.6元,產品賣到了河南、河北、江蘇、上海等地。有人預測,根據當前市場行情,銷售仍有上升空間。
  嶺東西紅柿緣何在市場寒冬中一枝獨秀,該村種植大戶張孝平進行了分析。
  首先,捨得投入是根本。經測算,嶺東村村民種植西紅柿每畝投入平均達到5800元,其中包括購種及育苗費用800元、人工費1400元、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投入1000元,僅架苗所用的竹竿費用每畝就達到1200元,這比其他地方4000元左右的投入高出近2000元。購種育苗和技術方面的大投入帶來了大收益,為西紅柿豐產豐收打好了基礎。
  其次,掌握技術是核心。該村種植戶長期積累了選種、滴灌、綁枝、打頂、粘蟲板除蟲等技術,使單個西紅柿可長到0.5公斤,單株掛果最高可達10多公斤,畝產可達1.5萬公斤。特別是他們摸索出 “錯峰種植”模式,6月初種植9月初上市,比其他地區推遲了1個月,有效避開了8月份的銷售高峰,在定價和銷售中掌握了主動權。
  最後一點,就是他們註重營銷。種植大戶張孝平與各地50多家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係,每到銷售季節,就有客戶主動聯繫收購。他還利用各種方式發佈銷售信息、掌握市場行情,建立了多元化的銷售網絡,做到了西紅柿“不愁賣”。
  本報記者 武俊鵬 本報通訊員 秦鳳鳴
  (原標題:嶺東西紅柿 百畝賺百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51petz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